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中医的医事制度成熟于宋元,在明初达到巅峰

在此之前中医一直是以官办(即学院派)为主,民间中医的地位很低很弱小

隋唐时期的中医和医疗机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为皇室服务的尚药局和食医
为太子服务的东宫药藏局和掌医
为士族服务的太医署及各地方医疗机构

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隋唐时期的医官

那个时期的中医属于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技能,老百姓连书都看不上更别提学习什么中医了

民间中医的存在非常小众,几乎没有地位

而到了宋朝,中医才开始作为一种职业彻底的在帝国卫生体系里站住脚

首先是最高级别的翰林医官院,类似今天的卫生部,是国家最高级别的卫生医疗机构,统管全国的医生和医疗机构

元丰元年(公元1078)时,翰林医官院改为翰林医官局,将中医的医官职位改为文职(原来是照搬武将的职位),共计22阶

最高阶为从六品,分为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你可以理解为负责不同的专业

最低阶是翰林医学为从九品,就是普通的小医官,比《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最初的品阶还低

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宋朝地方上就是州郡,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规定,京府及上中州设医学博士和医学助教,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的中医教育、管理和考核

州下面还设有助教阙,由本州医生中选医术精良者补充,这里才会涉及到民间中医

到了金元时期各州还增设了广惠司和回回药物院,这都是采用阿拉伯医学的医疗机构,主要是阿拉伯医生给人看病开药方

到了明代,朱元璋几乎全盘复制了宋金元时期的医事制度,设置了隶属于中央管理的医学提举司和服务于皇室的太医院

不过中医的地位相比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提举司里中医的最高岗位为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这在当时算的上高官了,都由专职的太医担任

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这个时候依然没有什么正式的民间中医,全国的均由太医院考核委派

《明史·职官三》载,全国各府、州、县的惠民药局,边关卫所等处所设医官、医士、医生,俱由太医院派遣,年终考查其功过,以为升迁任免之据

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那没有民间中医,地方上的医疗卫生工作怎么开展呢?

依然是洪武时期,朱元璋开设了遍及州、县的惠民药局

惠民药局是为平民诊病卖药的官方机构,掌管地方老百姓的临床诊断、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

同时期朱元璋还设置了养济院制度,类似官办的福利院,免费收治贫困、无依无靠的老弱病残。院中有官方的的中医负责治疗工作,所需物资由所在府、州、县按时供给

所以直到这个时期,民间中医依然没有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国家将民间的医疗卫生事业搞的很好

但随着北方游牧民族频频骚扰,明中期渐渐无力维持如此庞大的官治医疗机构

从嘉靖年开始,地方上的官制中医机构逐渐裁撤,失去了官方供给的医疗市场逐渐才有了民间中医

民间中医如此庞大,到了隆庆年间民间已经出现了像“一体堂宅仁医会”这样的民间中医协会组织

宅仁医会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安徽人、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福建等地的名医,日常工作主要是搞一些学术研究

宅仁医还提出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疗团体slogen:

“诚意、明理、格致、审证、规鉴、恒德、力学、讲学、辨脉、处方、存心、体仁、忘利、自重、法天、医学之大、戒贪鄙、恤贫、自得、知人、医箴、避晦疾”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医临床常用语》呢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所谓的民间中才算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面积按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

民间中医打诞生之日起也没几百年,中医可有上千年,咋个比?

而且历史上推动中医学发展的也都是官制中医,民间中医除了吵架吵出来个金元四大家有点名气外,还有什么发展

而且今天大部分中医黑用来黑中医的黑历史,几乎都是民间中医贡献的,官制中医反而保守很多,没那么多幺蛾子

说到底,在任何国家里医学是个门槛很高的职业,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和实操能力

除了咱们中国还有个所谓的民间中医,瞬间拉低了中医的调性和牌面,搞得跟民间的哥老会或是洪门一样

民间中医真的不如学院派中医吗?有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

中医真的能做手术吗?华佗的神技是不是杜撰的呢?

2024-1-9 23:34:18

生活

你见过最离谱的中医黑有多奇葩?

2024-1-9 23:37: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