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廷甚至立马下令取消了北洋水师的建制,奈何日本的进攻仍未停止,开始进攻台湾,甚至陈兵山海关,准备攻占大清的龙兴之地。局面已然如此,当务之急并非追究战败责任,而是赶紧同日本议和,但日本方面并未搭理朝廷派去的议和大臣,指名要让李鸿章亲自前往。

于是,光绪皇帝赶紧召开御前会议,专题讨论和谈人选的问题。

今日朝议,商量与日本媾和之事,朝廷派去的议和大臣被日人所拒,点名要李中堂为全权大臣,李中堂,你有什么想法

想法?

海战打成这样,李鸿章能有什么想法?

不愿意去?

已经没资格拒绝!

欣然前往?

光是清流的唾沫都能淹死李鸿章!

所以,李鸿章只能给出这样的回答:

臣没想法

没有任何技巧,没有任何考虑,就是没想法,真是没想法!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只是,好不容易看见李鸿章如此落魄,清流们可算是找到了进攻的机会,翁同龢的学生文廷式首当其冲,第一个给出了羞辱:

皇上,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李中堂。曾经听到一种说法,说这场战争是以李中堂一人而敌日本一国,按此说法,日本人岂不对中堂大人恨之入骨?却不知为什么,这议和大臣日本人反而只认中堂一人呢

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李鸿章有着严重的卖国嫌疑,但文廷式明显忽略了一个人的存在,那就是恭王奕訢!

在这位老王爷的面前,进攻李鸿章绝非什么明智之举,他可不管翁同龢和李鸿章之间有着什么矛盾,凡事都要顾全大局,凡事都讲究个当务之急,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海战失败的责任并非头等大事,赶紧劝着李鸿章前往日本和谈才是关键!

文廷式如此不顾大局,恭王奕訢立马就生气了,但回击的方式却颇为艺术:

奕訢:文学士,你说这是为何呀

文廷式:王爷容禀,我听说中堂大人的公子李经方娶的是日本老婆

奕訢:文学士,聪明,你这一提醒,我大清不必去议和了

文廷式:不议和,不议和做什么

奕訢:和亲哪,李中堂的公子虽说娶得不是日皇公主,以省亲的名义,把儿子儿媳派到日本,觐见天皇,晓以利害,那还用议什么和呀,李中堂,你可立了大功啦,你儿子娶了个好媳妇

好一个饱学之士,竟然听不懂恭王的讽刺!

好一个刚正清流,竟然找了这么一个理由进攻一个老江湖!

儿媳妇是日本人,李鸿章就有通敌嫌疑?

恭王奕訢的反驳方式很简单,如果李鸿章的儿媳妇真有如此能耐,为何不让她担起和谈大任,倒也省了大家在这里商议了!

意思很明确,就是讽刺文廷式的无稽之谈!

然后,恭王奕訢换了表情,换了音调:

放肆

想欺负李鸿章?

先问问我答应不答应!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恭王奕訢绝对有这个底气,别说是文廷式,就算是翁同龢,哪怕是光绪皇帝,他都照样不放在眼里,纵观整个晚清,就算将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绑在一起,恐怕都抵不过这位王爷的格局眼界乃至能力魄力。

学生被喝退,翁同龢赶紧站了出来:

王爷,我大清已是生死攸关,难道就不能问个是非曲直吗

学生出来,李鸿章不屑搭理;老师出马,李鸿章就得有点反应了。

问?

问个是非曲直?

且看李鸿章的回击:

在翁师傅师徒心里,这是非曲直早已有了,我李鸿章和日本人早有勾结,所以北洋舰队才全军覆没,如果我李鸿章去议和,那一定是去卖国

我谢谢你,我亲爱的翁师傅,本来就不想去,感谢你为我找到不去的正当理由,关键是别人同意不同意,尤其是光绪皇帝同意不同意。

光绪皇帝一听,立马坐不住了:

李中堂,你这话怎么像小孩子赌气啊

这就是大清皇帝,这就是扮演裁判者角色的光绪,翁同龢师徒疯狂进攻,甚至给李鸿章戴上了“通敌叛国”的帽子,光绪啥都没说,李鸿章就只是反驳了一句,光绪便立马给出了压制!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一碗水都端不平,你还怎么当领导?

没有公平公正,你还如何肩负裁判的角色?

如此偏袒,如此针对,李鸿章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臣不是赌气,翁师傅高瞻远瞩,这议和的事谁都能去,唯独李鸿章不能去

你们不是怀疑我通敌叛国吗?

就算皇上也有怀疑的成分,那我不去行不行?我直接撂挑子中不中?

当然不行!

誓要将李鸿章逼到墙角的翁同龢,还要继续进攻:

李中堂错了,要想不遭国人唾骂,中堂更要担起媾和重任,与日本人在谈判桌上去争、去斗,如此,方能去除中堂的卖国嫌疑

会议进行到现在,我们不难看出,翁同龢除了胡搅蛮缠,再无其他正面作用!

日本点名李鸿章和谈,你们怀疑人家通敌;通敌就通敌,李鸿章可以不去,你们又逼着人家借着和谈的机会证明自己;你们到底要干什么?到底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局,还是单纯为了进攻政敌?

再看李鸿章,不再客气,直接开启了讽刺模式:

多承教诲!不过,我看大清还是不要去冒这个险得好!如果我李鸿章把大清都卖给了日本人,别的不说,像爱国者如翁师傅那就连吃饭的地方都没了

啥意思?

卖了大清,翁同龢便没有了吃饭的地方,意思就是说翁同龢乃系混吃混喝的酒囊饭袋,啥事不会干,只会瞎叨叨,而且还都是起到负面作用的胡说八道!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翁同龢被压制,光绪皇帝又坐不住了:

够了,局面已经成这个样子了,你……你们心里头还有没有朕?眼里头还有没有江山社稷

翁同龢再怎么说都行,别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但凡李鸿章有了反驳,光绪皇帝就会立马给予压制,强调什么眼里没有朝廷,没有江山社稷!

当然,这一次,光绪皇帝到底意识到了自己确实有点过分,将针对性极强的“你”改成了正在吵架的“你们”,到底公平了一次。

如此领导,怎能领导偌大的江山?

还是看看恭王奕訢的格局,看看这位本该继承皇位的王爷该如何控制当前的局面,给出理性的建议:

皇上,来的路上李中堂本来已经答应前去日本议和,可朝堂之上却大兴问罪之师

我知道翁师傅要说什么,是要问个是非,可刚才所议之事都是小是小非,日本人正在攻打台湾,又在我东三省安营扎寨,逼向山海关。翁师傅,那可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呀!皇上,议和一日不举,合约一日不定,国无一日安宁

什么叫格局?

什么叫顾全大局?

首先,本场会议的议题并不是追究战败的责任,而是商讨议和人选,翁同龢等人明显有着越旨的意思!

再者,就当前的局面而言,赶紧和谈,赶紧控制一下越来越失控的局面才是当务之急,而不是什么兴师问罪,借机进攻自己的政敌!

战败了,谁都心里都不好受,那就只能赶紧将损失将至最低,光是嘴上功夫,毫无意义,甚至会让李鸿章改变了最初的决定。

说到底,还是翁同龢等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好了,关于责任的话题,暂时被恭王压制,会议继续,但翁同龢进攻的势头仍未减弱,一旦找到机会便再次重燃战火:

光绪:李中堂,你愿意前去议和,朕心甚慰,我虽战败,但是议和之时还是要和日本人争斗一番

李鸿章:城下之盟,没什么斗争的余地

翁同龢:折冲樽俎,不正是李中堂的强项吗

李鸿章:不敢!战场上一败涂地,要我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家伙该怎么从谈判桌上翻回老本,请翁师傅指教

所谓和谈,不过就是将战场搬到了谈判桌上,形势没有改变,战败了就是没有发言权,只能等着对方提出条件,哪还有什么斗争的资格!

这个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问题,大家都清楚,但偏就没人愿意承认,或者故意装作不承认,压力全都给到李鸿章,如果谈成割地赔款,那就是李鸿章的责任,还要大声质问李鸿章为什么不敢和日本人斗争!

面对这种情况,压根就不用讲道理,直接反问:你教我该怎么做,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甲午战败,清流再度进攻李鸿章,却被一句话彻底反杀

只是,去归去,有些事情一定要提前说清楚,就比如割地赔款的问题,日本肯定会有这个要求,到底该怎么办,领导得提前拿个主意!

李鸿章:臣以为赔款当在一亿白银之内,地是万万不能割的

光绪:不割地,日本人能答应吗

能答应不?

你自己觉得呢?

李鸿章清楚日本人不会答应,战败方也没什么资格同人家据理力争,他之所以给出这个愿景就是要发起反攻,就是要解开翁同龢的真实嘴脸。

不怕日本人不答应,只需要翁同龢跟着就行。

再看翁同龢的反应:

翁同龢:不成,不成,外交非我所长,我去日本有什么必要吗

李鸿章:翁师傅过谦了,军国大事,翁师傅的主张、见解从来都是高人一筹;再说,翁师傅忧国爱国,朝野皆知,有你同日本人去争去斗,合约成与不成,那都无所谓了

谁不知道此次和谈的结果是什么?

谁不清楚此次和谈会背上何等骂名?

摇旗呐喊,谁都会,真有本事,你往前冲冲试试!

李鸿章只是轻飘飘一个建议,就将翁同龢吓到了魂,哪还敢造次,哪还敢进攻!

到底还是李鸿章承担了一切,还是李鸿章一肩担起了甲午战败的全部责任,前往日本,委曲求全,勉强支撑大清这条破船再往前航行一段时间!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电视剧

看到有人吐槽这部电视剧我就放心了!雷剧《我的中国芯》还未播出就被骂停播,国产剧的最低限度在哪?

2023-7-23 13:34:47

电视剧

龙哥的《走向共和》观后感:打仗之际慈禧忙着过寿,清流忙于内斗,大清注定要亡

2023-7-25 16:12: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