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本经符》记载:“言多必稀有短之处。”
造物主将人生得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寓意不言自明:多听少说。
俗话说:“病从口入,言多必失。”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人在自高自大时,简单目空一切、满意忘形,说话干事拂逆人心,无意间引起吃醋,引来大祸。
但是,鲜少人知,他只因说了狂妄不羁的傲话,才导致仕途尽毁,毕生郁郁而不得志。
终身志在考取功名利禄的其他读书人,听闻此言,大为愤恨,凭什么他唐伯虎就判定自己是第一呢?难道提前预订了?
会元及第的唐伯虎,等来的,不是加官进爵,而是牢狱之灾,终究落得个毕生不得为官的下场。
话由心生,说话张扬,往往是心里虚荣心、优越感在作祟。
谦逊之人,不耻下问,说话谦卑,话不说满,事不做绝,留三分地步于人,敬七分低调于己。
《报恩经》有言:“火热诸铁轮,恒旋头顶上,其苦非难忍。假使说恶语,果报更难忍,永莫说恶语。”
正所谓伤人者自伤,害人者自害。
一天,同村何敬荣请他做客,到他因事未能到场,何敬荣便心生不满,逢人便说:“此人身上还有一些余臭,倒学着做尊贵之人了。”
又一次,到溉弟弟想买一块地,但地主不同意,就私下询问何敬荣定见。
到溉知道后,忍无可忍,随意找了个理由,就把何敬荣给杀了。
恶语不只伤己,同时也伤人。
说话需讲究方式,言语友善,让人如沐春风,像布衣丝服一样暖和;口出恶语,却让人如被割伤,比长矛剑戟还要锋利。
恶语多说,伤人伤己;恶语少说,动人肺腑。
3
怨话少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一味怨天尤人,不顺之事并未改动,反而会更糟。
所以,渔夫大声对着那条小舟喊道:“你没有长眼睛吗?快点让开,你这个疯子!”
渔夫气急败坏地对着那条小舟骂道:“你没有开过船吗?这么宽的河面,你居然还能撞到?”
许多时候,当你咆哮、埋怨时,聆听的或许仅仅一只空船。无论你怎样声嘶力竭,那个让你气愤的人和事,并未消失。
细观日子中,那些喜爱诉苦命运不公,责备他人之过的人,大多业绩平平,家庭也并不幸福。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教导咱们:“人要少诉苦,才能与幸福结缘。”
怨话多说,于事无补;怨话少说,活跃改动。
4
闲话少说
喜爱背面道人对错的人,缺乏教养,令人敬而远之。
往往,议论他人对错的人,也是个对错之人,一定要远离,否则或许害人害己。
蕉岭镇有两户门当户对的富有人家,一个安姓,一个夏姓。
但是,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夏家突遭变故,家道中落。
一日,丫鬟找到一妇人,人称长舌妇。两人密聊了一阵后,丫鬟留下百两白银,并吩咐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本来是这个长舌妇搬弄对错,故意毁坏夏初儿声誉。很快此事便传得沸沸扬扬。
当长舌妇找安母讨要赏钱时,一只红白相间的大鸟在狂风大作间,从天而降,朝窗户内喷发含有剧毒的口水,参与作案的三人瞬间倒地身亡。
正应了佛家那句话:“说人对错造口业,损德折寿消福报。”
空闲之时,坦坦荡荡做人,与其评论他人,不如去沉积自己。
言多必失,言多必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人若满意,不要用傲话显示,低调谦卑,刚才行得长远;
人若不顺,不要用怨语待之,活跃改动,刚才人生满意;
智者少言,福分自来。
文是楼上发的,吐槽君只是住在万事屋而已。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