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友在没前途的吐槽屋发了一篇内容,关于《原生家庭的伤害》这个白痴标题的吐槽,很是赞同。然后从中想到一个问题,父母和孩子的代沟是什么?除了年龄、视角不同,更多可能是语言交流中存在矛盾。
所以又想起了这个故事:香烟与祈祷。
有两个虔诚的教徒,他们都是大烟枪,经常在祈祷中犯烟瘾,觉得很痛苦。于是一起来到神父面前希望得到允许。
一个人问道:神父,我能否在祈祷的时候抽烟?
神父听后对教徒说:“孩子,祈祷是一件神圣的事,你怎么可以在如此神圣的时刻抽烟?这当然是不行的。”
另一个人在问道:神父,我能否在抽烟的时候祈祷?
神父回答道:“孩子,只要你心怀虔诚,在哪里都可以祈祷。抽烟的时候当然可以祈祷”。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问的方式?其实这就是交流的方式。
- 普通人的说法叫对话方式;
- 文艺点的说法是交流的艺术;
- 装逼点的说法是高大上的交流。
以上纯属瞎扯!
说白了就和粮食或者任何销售产品的加工包装一样,你是粗加工后低廉的价格卖出去,还是精细加工然后用精良美观的包装再高价卖出去?

做人就和这说话是一样的道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为人父母者,也应该思考下如何用合理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交流。

高产似____的吐槽君
你回复还出个填空题。。。这不是为难吐槽君的脑细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