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还未全完走出宗教神话影响的古希腊,哲学与医学这两门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学科之间是存在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的。
正是这种联系让哲学跟医学逐步走出了蒙昧思想的禁锢,并在学科主旨、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表现出了高度一致性。

同宗同源——宗教神话中衍生出的古希腊哲学与医学
虽然今天的哲学和医学分属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两个大类,但在“神明至上”的奴隶制社会阶段,二者间的差距却并没有今人所想的那么大。
在自由民主之风盛行的古希腊城邦时代,神话传说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在于它主导了人们的思维,让人们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将一切未知元素归于非理性的神秘力量。
从《荷马史诗》的记载来看:
古希腊人就普遍认为疾病是触怒神灵所招致的灾祸;人们相信只有神祇才有治愈伤病和赐予生命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小到身体不适大到瘟疫横行等种种“医疗问题”时,古希腊人的第一选择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向神职中有“治愈”能力的神明进行祈祷。
然而,由于祈祷并非时刻都能奏效,医生这一专门减轻病患痛苦的职业还是应运而生了。
最早担任医生一职的是负责连通神明的祭司,虽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医学知识,对很多疾病同样束手无策,但这种将神学与医学结合到一处所形成的“巫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古希腊人对医生的需求;毕竟巫医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将关注重点转向“人”本身了。

如果说医学的出现是因为古希腊人需要创造一个“精神寄托”来解决身体问题,那么哲学的诞生则更像是人们为“医治”精神空虚而寻找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马克思看来,借助想象力来征服、支配自然的神话和宗教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在神话内容“跟不上”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的情况下,神话和宗教将无法继续主导世界,人们的精神事件也将因此陷入到空虚和迷茫之中。这一时期,只有探寻精神世界的哲学才能充当人们寻求帮助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其实是以自然科学形式出现的。
哲学体系建立前,关于世界本源的探讨大多会归于宗教传说中的某位神明;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混沌之神卡俄斯,大地母神盖亚,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等神祇就曾被视作宇宙组成和秩序的化身。
哲学思想出现后,人们对世界的探索开始趋向理性。
这一时期,古希腊人已不再满足于将一切未知都归于神明,人们相信现实中同样存在着某种可以解释这些神秘现象的力量,为此,哲学家们开始以理性思维对世界进行“解构”,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种种“规律”来填补宗教缺失后人们内心的恐惧与空虚。

从起源上看,古希腊哲学和医学虽然分属精神和肉体两方面,但二者的诞生却都与宗教脱不开干系。在从宗教神话中获得灵感后,这两门学科逐渐脱离了“神秘主义”范畴,开始向着更科学、更理性的哲学医学方向发展了。
古希腊哲学对理性医学的影响
在思想层面上转变了古希腊人世界观的哲学学科,对这一时期的医学发展产生了系统而深远的影响。

从思想继承方面来看,古希腊哲学家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体系的建立。
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是一门“哲学与科学不分,思辨与经验不分,以自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
像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索如何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多优秀品质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向后世展示了“人”在古希腊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那些将精力放在探索世界本源上的哲学家们,也致力于在探寻世界本质的过程中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他们对政治制度、社会伦理进行辩证思考,试图让万事万物的运转都“有迹可循”。
像泰勒斯提出的“水本源”学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恒变,世界是一团永不熄的火等学说,就在本源概念上左右了古希腊医学对人体的解读方式。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宏观世界和人体都是由火、水、土元素组成的,火的流变影响着人体的正常运转,而水与火的不同比例则构成了灵魂的不同状态。

强调万物皆数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可能是对古希腊医学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一股哲学思潮;毕达哥拉斯不仅用具体数字对胎儿孕育周期进行了精准判断,还明确提出了锻炼与养生的具体方向。
他的学生恩培多克勒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四体液学说,对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论”乃至后世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思维方式上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繁杂表象中寻找普遍性规律是古希腊哲学“教给”医学的一大思考方法。
虽然古希腊哲学家在世界本源为何的为题上争论不休,但他们大都相信在动态变幻的世界中存在一种不变的“衡量”;这种衡量代表了万事万物的本质性规律,只有抓住规律并将其上升到一般性理论的高度才能对现实生活产生指导性作用。
罗伊·波特指出:
“盖伦主宰了后来的医学史……他继承了柏拉图的心、肝、脑三大身体系统与精神状态相结合的观点;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研究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观点。综合所有理论体系,形成了他的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学习哲学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张。”
作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二号”医学人物,盖伦在“哲学医学观”上的见解无疑向我们展现了系统医学观念形成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被医学大幅借鉴并收获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一如亚里士多德将经验感觉作为人类知识的起点,强调以观察法探寻事物本质的思想就对此后的医学实验发展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

纵观古希腊医学体系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哲学在其中更多地发挥出了一种“精神引领者”的作用;在客观条件受限,难以通过实验解剖等方式对致病机制进行深入探索的那个年代,哲学无疑为医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古希腊医学对哲学的“反哺”式作用
古希腊哲人的理论思想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方向,而当医学逐渐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并发展为一门成熟“技艺”之后,它对哲学的“反哺作用”也日益凸显了出来。

用希波克拉底的话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跟医学家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医学哲学”观的研究方法同时适用于这两门学科。
从这一观点中不难看出,治愈精神的哲学跟治愈肉体医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在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阿尔克迈翁指出,“相较于从本源出发进行推演,经验方法无疑更适合医学”;这种医学新理念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观产生了一定影响,让他们从医学层面找到了解决政治学难题的新思路。
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也不难看出,医学为探寻事物本源规律提供了相当程度的实践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哲学的“物质基础”,也让这一时期的哲学理念中带上了一点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子。

医学对哲学的“反哺”作用还体现在用平衡理论代替“纯善”理论上。通过有限的医学实践,古希腊时期的医者们发现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之处在于保持集体平衡而非强调绝对的“善念”;这种平衡观加深了哲学家们对“灵魂”的理解,让他们肯定了个体感受在消除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上发挥的作用。

小结:
总的来说,古希腊时期的哲学跟医学学科是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分析的;因为二者不仅都建立在探索自然本源的基础上,还都以“治愈”人们的痛苦为主要目标。
虽然两门学科的侧重各有不同,但在古希腊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哲学仍然为医学提供了思想层面的指导,而医学也让哲学有了可以参考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使“哲学医学”逐步取代了全知全能的神,成为了古希腊人的新依仗。
参考文献:
《西方哲学史》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亚里士多德全集》
文是楼上发的,吐槽君只是住在万事屋而已。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