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马关条约封面

甲午战争的失败,大概是中国人心中跨不过去的一道坎。特别是花重金堆起来的北洋海军,拥有亚洲最大的铁甲舰,却在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中惨败,付出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员和舰船的代价,却连一艘敌舰也没有击沉,更让人感觉意难平。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那么,甲午年的大东沟海战,我们到底输在哪呢?

首先,北洋海军迎战的阵型是不是错了?

任何人只要看一眼近代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就会感觉军舰应该用侧舷对敌,这时全舰首尾的主炮和一侧副炮都可以向敌人发射,火力最强。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所以近代海军在作战时,大都力求对敌舰队形成“T”字态势。这样我方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全舰队火力,敌军则只能用舰首炮还击,一看就赢麻了。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T字阵型是大舰巨炮时代的最优选

而北洋海军在大东沟海战中却排出了横队,日本联合舰队则采取了纵队,双方形成了经典的T字态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阵型错误都被认为是大东沟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采取了横队

然而,任何战术都有它的装备、战术思想背景。清廷建设北洋海军时,蒸汽动力铁甲舰诞生不久,那几十年里唯一一场铁甲舰之间的海战,是1866年奥地利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之间爆发的利萨海战,而奥地利舰队正是用横队打乱了意大利海军的纵队,靠贴脸射击和撞击打败了对手。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利萨海战油画

利萨海战后,横队乱战、撞击、近距离射击成为当时的标准海军战术,北洋海军军舰的设计时间正是在19世纪70至80年代,每艘军舰的武器都是以舰首重炮和水下的撞角为主,比如绝对主力镇远、定远就长这样。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引用来源:网络。图片制作者署名于左上角

这是“斜连炮塔”布局,目的是使全部4门305毫米主炮都可以朝正前方射击,如果侧舷对敌,火力反而会被削弱一半。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向前火力分布

所以,北洋舰队采用横队,正是要发起全舰队冲锋,通过撞击和近距离狗斗,复制一个利萨海战的胜利——这是基于自身装备和战术思想的选择,并非什么指挥错误。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第二,北洋舰队的装备是不是比对手好?

首先来看军舰的核心输出:舰炮火力。

19世纪90年代以前,海军舰炮的主流是口径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架退式”舰炮,这种舰炮安装在固定炮架上: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开炮后需要等炮架复位才能再次装填,发射速度极低。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定远、镇远装备的305毫米口径“1880年前式”克虏伯舰炮,理论射速仅为15分钟一发,在战斗中甚至可能降低到30分钟一发,北洋海军其他军舰几乎全部装备类似的老式架退火炮。【数据来源:甲午战争研究博物院客座研究员陈悦先生研究成果】

1890年后,英国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问世,这种新型舰炮采用液压和弹簧制退和复位,每分钟可以发射10发炮弹,虽然单发威力不如大口径老式架退炮,但单位时间内能够发射的炮弹是镇远、定远305毫米主炮的150倍以上。日本海军1890年后服役的军舰都大量装备了这种英制速射炮,吉野、秋津洲、千代田等新军舰甚至全部采用速射炮作为主、副炮,射速远远超越北洋海军: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而北洋海军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1894年初,面对中日之间的紧张状态,北洋海军就强烈要求进口21门英制速射炮,至少也要先拿35万两白银为定远、镇远安装12门,可惜清廷对此置之不理。更奇葩的是,其实早在1892年,江南制造局就能山寨120毫米和152毫米速射炮,质量不比进口货逊色多少,可直到战争爆发也没人想到让北洋海军应急安装这些国产炮,大人们忙着宫斗争宠呢,谁有心思管这个?

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如果海战当天双方都采用纵队交战,北洋海军第一时间投入的10艘主力舰,共装备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44门,其中老式架退炮40门,仅有木壳巡洋舰广甲号装备了4门105毫米克虏伯速射炮;联合舰队第一时间投入的10艘主力舰也共装备100毫米口径火炮101门,其中速射炮多达70门。由于交战距离在3000米以内,双方的机关炮也能投入战斗,北洋海军装备机关炮43门,一侧机关炮不过22门;但日军装备机关炮99门,每侧可投入作战的机关炮48门,47毫米口径的机关炮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8毫米厚的熟铁板,对北洋海军中的“广甲”、“超勇”、“杨威”等老式巡洋舰极为致命。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另外还有炮弹效能的问题。

北洋海军长期以攻击装甲军舰的大口径穿甲弹、实心弹为主要弹种,而日军参战军舰大多是无侧舷装甲的军舰,导致清军炮弹往往发生“过度击穿”,无法造成结构性破坏。开战前,北洋海军不断要求补充适合打击日军军舰的305毫米榴弹,但最终只领到了48枚,加上原有库存,定远、镇远的八门305毫米巨炮每门只能分到14枚榴弹,只能主要使用破坏效果不佳的穿甲弹和实心弹作战。

反观对手,针对北洋海军的“穹甲巡洋舰”和铁甲舰,日本联合舰队在开战前把10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的弹药都换成了半穿甲弹,不仅穿甲效果好,还配备了着发引信,能够发挥穿甲和爆破双重破坏作用,并且在弹头中加入了苦味酸炸药,破坏效能远远高于北洋海军舰炮的黑火药摩擦起爆弹头。

射速、炮弹威力差距如此之大,炮战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第三,北洋海军败于训练废弛和军纪败坏吗?

比如美国历史学家唐德刚就在《晚清70年》中记载了定远号主炮晾衣服事件,说是北洋海军访问日本期间,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登上定远号参观,发现军舰主炮上居然在晾晒衣物,“一支不尊重大炮的海军怎么能打胜仗呢?”由此坚定了东乡和北洋海军决战的信心

咱们暂且不说定远的305毫米主炮高于甲板4米,要怎么才能把衣服晾上去: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镇远主炮,实在不适合晾衣服

就说日本海军当时的编制,也根本没有“东京湾防卫司令”这个职务设定。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而且,军舰船舱内部如果产生过多水汽,对水兵健康和金属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军舰都有在甲板晾晒衣物的规定,至少日本军舰几十年都这么干,这不是打脸打得啪啪响吗?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最终,经过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陈悦先生多年考证,发现这个说法实际上来源于日方将领小笠原长生东乡撰写《圣将传》时,即兴创作的故事,后来作者在英文版中又删除了这段,只留着日文版和中文版,忽悠日本老百姓和中国的键盘砖家。

至于宝岛某些历史学家批评邓世昌在“军舰上养狗”是严重违纪,那就更可笑了——近代军舰饲养吉祥物,是很普遍的海军传统,要知道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上,还养着一头大黄牛当吉祥物呢(一说两头,海战中均被北洋水师击毙)。

相比之下,当时日本海军参谋部编的《清国北洋海军实况》,对北洋海军的纪律和训练评价很高,认为北洋海军官兵“迅速活泼、训练姿势标准、动作优良、极为敏捷……出港锚、出航,动作迅速。”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目前发现的北洋水师官兵存世照片中,官兵均营养充足、着装统一规范、精神状态极佳

其实,自筹建开始,北洋海军就维持了严格的训练,具备很高的训练水平,由于官兵几乎算是终身服役,人员流动很少,因此各岗位操作极为娴熟。反而是日本联合舰队,虽然有完善的军事教育和征兵体制,但由于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有多达9艘新军舰服役,不得不增加了2000多名新兵蛋子,不可避免的存在磨合不足的问题,使双方在海战中的射击命中率呈现明显的倒挂状态——根据参战清军美国顾问的记载,北洋海军舰炮老旧、射速极慢,但100毫米以上舰炮的命中率高达20%,日军大口径舰炮发射速度更快、瞄准方式更先进,但命中率却只有12%;定远、镇远的305毫米主炮在五个小时的战斗中一共发射了217发炮弹,不仅超过火炮理论射速30%以上,而且总命中率为4.14%,算是很不错了。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相比之下,20多年后的日德兰海战中,德国舰队的主炮命中率为3.33%,英国舰队主炮命中率更只有的2.17%。而且日舰中弹部位大多是轮机舱、鱼雷室、指挥塔、弹药库、水线附近这些要害部位,也证明了北洋海军的训练是卓有成效的。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吉野中弹部位

第四,北洋海军的战斗精神和勇气不足吗?

北洋海军中固然有方伯谦这种砍脑壳的败类,但是绝大多数爱国官兵却不用背这个锅。除了横队冲锋战术本身就需要全舰队官兵有极大的勇气之外,根据洋顾问们留下的记录,北洋海军官兵在战前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昂。战斗过程中,致远号的英勇事迹就不用多说了;不太有名的经远号,在接近日舰时甚至集结起陆战队和水兵,准备跳帮夺取敌舰,官兵的战斗精神和高昂的勇气简直要溢出屏幕。

其他官兵在日军速射炮的火力下坚持作战5个小时,虽然损失巨大,但成功掩护了陆军运兵船安全登陆,战场最后的态势也是日军舰队撤离战场,北洋海军一直追击到晚上7点15分,无法看清敌舰后才收队。在高级军官中,经远管带林永升随舰自沉(一说头部中弹牺牲),致远管带邓世昌、超勇管带黄建勋、杨威管带林履中都拒绝救援、坦然随舰同沉殉国。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时,提督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等主要将领都选择了从容自尽,真不知道所谓“缺乏血性”从何说起呢?

诚如金一南教授所说,“牺牲是军人最大的付出,但不是军人对国家最大的奉献,军人最大的奉献是胜利”。北洋海军将士拼尽全力还是难以胜利,败在整个晚清知识阶层畸形的海防观、缺失的海权观;败在朝廷大员们的无知、无能;败在封建王朝的昏庸、内斗,唯独不是败在海军爱国官兵的身上。就拿速射炮来说,江南制造局1890年代已能自己生产: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江南制造局已经能生产120、150毫米速射炮

根据1910 年的报价,从英国进口QF4.7型速射炮价格不过1488金磅,江南制造局自产120毫米速射炮花费为库平银10955两,自产152毫米速射炮是20800两: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而光绪14年后兴建的颐和园万寿山寺工程,最后报销工程款为“净银四百四十万二千八百五十一两九钱五分三厘”;老佛爷过个生日,搞所谓“万寿庆典”的花费,最保守计算也高达六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两,这些钱可以买951门速射炮、6艘定远级铁甲舰、十几艘致远级巡洋舰!

【转载】甲午大海战,我们输在哪?

只能说,海军和国防、人民和主权,在清廷的太后、皇上、大人们眼中实在是太廉价了。

不过嘛,朝廷忽悠海军,战场自然也就忽悠朝廷,甲午战争败得如此之惨,也让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清王朝瞬间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大东沟战场上炮声的回响,也正是清王朝覆没的丧钟。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其他

辞职创业30年,参与研发摩托罗拉,身家110亿却很低调的护士吴春媛

2023-2-7 12:43:08

其他

【转载】杂谈明史——万历怠政,一个停摆的末代帝国

2023-2-11 1:13: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