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网络吐槽还是分析?去年新印28万亿元,换来今年的牛市?

经济这个东西,大家一般都用GDP来表示,那么,该怎么来理解GDP呢?

准确地说,GDP并不是一个计量国家财富的指标,而是计量财富流量的指标。更具体地说,就是计量了一年内该国所有交易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不包括金融资产交易),因为只有财富本身的规模越大,交易的商品和服务规模才有可能越大,所以,人们通常就把GDP以及人均GDP,当成一个国家是不是富裕的主要指标。

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交换,都是以货币来计价的,而对能够直接用于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所有货币进行统计,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具体到我们中国来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就是央行每个月公布的M2数据。

打个比方,如果把财富理解为坑的多少和大小,那么,就可以把GDP理解为挖坑的过程,也就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而M2,则可以理解为挖坑人的工资。

这样一来,M2/GDP的比值,基本就可以被认为是挖坑的成本,也就是说,需要多少货币,才能带来这样一个GDP规模。

新增GDP/新增M2的比值,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某一年的挖坑效率,也就是说过去一年里,新增1元钱M2,能够带来多少的GDP。

比方说,1995年中国GDP为6.13万亿元人民币,当年12月底M2则为6.08万亿元,1元M2对应着1元GDP;但是,到了2022年,中国的GDP为121万亿元,而12月底的M2则是266.4万亿元,2.2元M2才对应1元GDP,这意味着中国GDP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比方说,1995年中国的GDP相比1994年新增1.27万亿元,而M2相比1994年则新增1.38万亿元,1元新增M2,能带来0.92元新增GDP;相比之下,2022年中国的GDP相比2021年新增6.1万亿元,M2则新增了28.14万亿元,1元新增M2,仅能带来0.22元新增GDP

如果一个国家,挖坑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肯定不是一个好现象。

解释这么多前戏,现在就把中国过去20年“挖坑”的相关数据给你列个表格。

这算网络吐槽还是分析?去年新印28万亿元,换来今年的牛市?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东方财富Choice

从过去20年M2/GDP数据看,除2004-2008年的那一段黄金时期之外,中国挖坑的成本,整体上都是越来越高的,这意味着,同样的信贷规模,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在逐渐减弱。

另一方面,从新增GDP/新增M2数据来看,中国每年挖坑的效率可谓是波动巨大,像2004-2007年创造财富的效率就特别高,但像2009年、2015年、2020年和2022年,创造财富的效率就特别低。

关于GDP和M2的关系说清楚了,我们再来说资产价格的问题。

根据费雪公式:MV=PT。

(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转次数,T为商品和服务总量,P为商品与服务的总体价格,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在经济交换中,货币数量与流转次数的乘积,恒等于商品与服务和总体价格的乘积)

在一年期限之内,我们可以把费雪公式中的“PT”理解为名义GDP,假定在短时期内货币流转速度V不会产生大的变化,M就用广义货币M2代替,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推导出:

M2增长率

=名义GDP增长率

=真实GDP增长率+真实通货膨胀率。

假定国家公布的GDP增长率是真实的,CPI通胀率也是真实的,那么理论上来说,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应该等于这两者相加,实际情况呢?

这算网络吐槽还是分析?去年新印28万亿元,换来今年的牛市?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东方财富Choice

根据上面的表格,在1996年之前,GDP增长率+CPI通胀率,大致上是与M2增速接近的,即便有点儿差距,把前后两年的平均一下,也能大致对得上。

但是,从1997年之后,GDP增速+CPI通胀率,与M2增速越来越不一致了,哪怕是把前后几年都算进来,也还是相差甚远,而且大致的情况,都是GDP增速加上CPI通胀率,远远追不上M2的增长速度。

即便是考虑到CPI的系统性造假(GDP数据我们暂且认为真实),也还是有些不大对劲。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个人给出的答案是:

1997年之后,M2的增速,有很大一部分跑到了资本市场——也就是股市和房市上。

以前超发的钱,要么体现在GDP上,要么体现在通胀上;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超发的钱,大部分都体现在房市和股市上。

鉴于资本市场数据的获取问题,我们就拿2005年以来的数据来探讨。

这算网络吐槽还是分析?去年新印28万亿元,换来今年的牛市?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东方财富Choice

说明:

1)沪深300指数涨幅是指本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相比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涨幅;

2)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一线城市”特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城市,表格的“涨幅”是指其本年度12月份价格相比去年12月份的价格涨幅;

过去的16年间,M2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CPI增速)的有6年:

2005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6.1%;

2008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7%;

2009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16%;

2015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4.8%;

2020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7.6%;

2022年,M2增速- GDP增速-CPI增速=7%。

对比房价和股市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

只要M2超量增发,要么在当年,要么第二年(可能是因为货币传导需要一段时间),股市或者楼市,一定会来一波大涨。

2005年的M2超量增发,体现在2006年(延续至2007年)的股市和房价大涨上;

2008年和2009年的M2超量增发,体现在2009年的股市和房价大涨上;

2015年的M2超量增发,体现在当年和次年的房价大涨上;

2020年的M2超量增发,体现在当年的股市大涨上;

2022年的M2超量增发,体现在???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资本市场市值规模的不同,同样超发额度的M2,在资本市场价格的体现和影响也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2005年底,我们大A股的流通股总市值只有1万亿元,超发的4.8万亿元M2随便一点儿进入市场,就能让股市上涨超过100%;到了2020年,流通股总市值规模已经达到64万亿元,超过中国GDP的60%,此时20万亿元的M2增发,也只是能让股市上涨36%。

2022年超发的28万亿元M2,既没有带来股市的上涨,也没有带来楼市的上涨,我倾向于认为,其大概率会在2023年带来一波股市的上涨(楼市上涨的概率我觉得有点低),但具体涨多少,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了,2022年底的大A股,总市值是80万亿元,而流通股总市值大约有70万亿元。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财经

兔年“第一退”,近3万股东“无眠”!还有一家公司去年亏损超市值2倍,河南前首富栽了

2023-1-31 11:36:21

财经

【转载】65万亿城投债后劲太大,部分共有产权房暴雷,购房者权益谁来保护

2023-2-4 22:57: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