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宋仁宗登基以后,其实宋朝的局面已经很不好了。最严重的就是士绅们圈地非常严重,直接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这些农民中,比较老实的人则默默地给地主家当佃户,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没啥余粮,能让一家人吃饱饭就谢天谢地了。稍微机灵点的,那自然是跟着宋江、晁盖之流,上山讨生活了。更有甚者和方腊一样,公然开始跟宋朝对着干。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大家或许不知道的是,宋朝的农民起义数量,也是所有朝代里最多的,一共有400多起,平均每年能发生一起。

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士绅们疯狂圈地,士绅们都富裕了,普通农民们却苦哈哈的。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宋朝的士绅,那么富有呢?这事儿还得问问宋仁宗的爷爷宋太宗赵光义。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一、庆历新政,其实是被宋太宗的扩招逼出来的。

宋太宗赵光义这人吧,阴险得很,他的皇位是哪儿来的?还不是从他哥哥那儿弄来的!那么是怎么弄来的呢?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他,这事儿大伙儿心里都有数。

总之他哥哥赵匡胤死了,他立马一屁股坐在皇位上了。他那俩五大三粗的侄子也不能答应啊!结果赵德昭被赵光义一顿臭骂回家就自杀了,赵德芳睡了一觉,22岁的大小伙儿就睡死过去了。好家伙,人心要是坏了啊,真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赵光义这么一搞,那天底下的文人,可不得把这老哥给骂到哭啊!他寻思着怎么也得想个办法让自己留个好名声吧?于是乎,扩招就这么开始了!

过去科举考试,每次只录取10几个进士。宋太宗倒好,第一次举行科举,就录取了500多人。而且他宣布,凡是连续参加了15次科考,还没有考上的,直接赐你进士出身。

好家伙,文人们都快乐疯了。毕竟这一次科考,就给这么多文人安排好了工作。可以说,这一年但凡你识字,考上的概率都很大。由于这一次科考后来出了不少大人物,因此又被称为龙虎榜。

这些考上的人,宋太宗又亲自对他们进行了殿试,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这么一来,他们可就都是天子门生了,他们的老师都成了宋太宗。你觉得学生还能专门写骂老师的文章吗?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开了这个头,后面的事情就难办了。要是以后再录取十几个人,你看剩下的文人怎么骂你。所以说宋太宗每次开科考试,都得录取几百人。他在位20年时间里,录取了接近上万人。

这些人是不是都得安排工作?可哪有那么多岗位啊!这就直接造成了后来北宋冗官的现象,坐冷板凳的进士数不胜数,朝廷还得养着他们。

关键是做了官的进士们,待遇还很好。不仅有丰厚的俸禄,而且不少人还有职田。就拿大清官包拯来说吧,包青天清正廉洁,可他每年的俸禄和职田收入,换算成现代货币,达到了2千多万元,你说他还需要捞钱吗?

苏轼也是个大清官,而且是个月光族,钱发下来立马就花光了。就算是这样,这位老兄的宅子里还养着好几个姬妾呢!

所以说啊,文官们在宋朝简直是到了天堂。英国的史学家汤因比就曾经感叹:如果让我选,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到了宋真宗时期,就不得不开始裁员了。可裁员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干了一阵子宋真宗就放弃了。等于说宋仁宗其实接了个烂摊子,如果不改革,宋朝就要烂到骨子里了!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庆历新政就出台了。以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为首的一大批文臣,开始进行改革。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二、庆历新政为何失败?宋仁宗顶不住压力!

范仲淹的改革措施当中,有这么几条是很要命的:

  1. 第一,过去官员在任3年期满以后,走个形式就能升迁。改革后,官员们一般都要在任职5年后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升迁。除非政绩很好的人,才会在任职3年时得到升迁的机会。这可把天下大部分官员都给得罪了。
  2. 第二,限制中上级高官们任子的特权。过去高官们有提拔自己的子侄做官的权力,如今得到了限制。这等于是断了不少达官显贵们的出路。
  3. 第三,均公田。他们也对职田下手了,过去职田的授予非常不平衡,富的富死,穷的穷死。改革后,就是杀富济贫。这可得罪了不少手握大量职田的高级官吏们了。

这几条改革,可谓是刀刀见血,要真这么搞了,那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得把这帮改革派给骂死。所以说,连带着宋仁宗也被骂惨了。权贵们开始向宋仁宗施压,无奈之下,宋仁宗放弃了这场改革。

庆历新政只进行了1年多时间,就被废止了。这也成了宋仁宗一辈子的遗憾,关键时刻他顶不住压力,这能怪谁呢?

参知政事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枢密副使韩琦被贬为扬州知州,枢密副使富弼被任命为河北宣抚使,河北都转运使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自此这些变法派,全都被赶出了汴京城。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三、王安石变法时,庆历新政的老臣们纷纷反对!

王安石是宋神宗时期的参知政事,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是为了弥补北宋冗兵、冗官、冗费等多方面的缺陷。毕竟宋神宗当政期间,宋朝已经入不敷出了。钱都进了士绅们的口袋里,朝廷的收入,完全挡不住支出。

宋神宗也是个有志向的猛男,他当然也想保住北宋的江山,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可偏偏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昔日庆历新政的那帮老臣们,却一个个跳出来纷纷反对。这是什么情况?

当时范仲淹已经去世了,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依旧是朝中重臣。其中韩琦、富弼都担任过宰相,欧阳修也担任过参知政事(副宰相)。所以说他们说话的分量其实是很重的,那么他们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因为他们老了吗?

他们的确老了,但他们作为北宋的重臣,作为庆历新政的骨干,自然希望北宋往好的方向走!其实他们反对的不是变法,而是变法中的某些项目。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四、庆历骨干们为何反对青苗法?

青苗法,是韩琦、富弼、欧阳修等老臣一致反对的。啥是青苗法呢?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农民们在冬天把秋天的余粮给吃完了,可夏收的时间还没来,因此春天就成了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农民们没饭吃,只能跑去借贷。

地主们把粮食借给农民们,肯定是要收利息的。而利息的高低,没有一个标准。只要地主垄断这一带的产业,那利息肯定老高了,这还得了?

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官府出面以较低的利息(20%左右,当时算比较低了),将各地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食,借给农民们过春。等到秋收以后,官府再将本息一起收回来。

乍一看,这种改革对老百姓显然是一件好事啊!而且朝廷也能增加收入,那为啥庆历骨干们还要反对呢?

其实这些人都是在基层混过的,他们深知基层执行这项法令后,会有多少漏洞。青苗法实施以后,贷款人数和还款率,就成了官员考核的硬性指标。为了考核过关,基层官员们非要拉着大量富户贷款。因为这帮富户们还款能力强啊!

结果麻烦来了,人家有钱干嘛还要贷款呢?白白让官府吃了一道利息。而那些穷得叮当响的平民,却被这帮富户占了贷款名额。他们活不下去了,只能继续向富户们借贷。富户们被官府扒了一层皮,自然会抬高贷款利息,从贫民身上找回损失。

等于说,这么一搞,大量贫民贷款的利息比过去还要高。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有人说,那贫民们想办法找官府借贷不就行了嘛!问题是,借贷不要抵押物吗?贫民有个毛线的抵押物啊!你是有房啊还是有车啊?很多人连贷款的门槛都达不到!

王安石为此还特地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十户一保制度。也就是说,一户借钱,十户一起作为担保。而且王安石规定,其中3户必须是要有抵押物的。

一旦借款人还不上了,那官府就会从那3户有抵押物的人家下手,达到收回本息的目的。这么一搞,没钱的更加没钱,过去有钱的也变得没钱了,集体返贫了有木有?

所以说,青苗法实行了一阵子以后,民间怨声载道,根本无法实行下去。基层官员们压根就不管老百姓们的呼声,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顶戴,完成业绩考核。你王安石哪怕是宰相,又能把他们怎样?

有人问,庆历老臣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他们不也曾是改革派吗?

总结:庆历新政如果能坚持下去就好了。

很明显,庆历新政的一些政策,要比王安石变法强得多。他们直接从高层下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王安石变法,依旧从基层下手,打算从老百姓身上找钱,压根就没抓住北宋的症结所在。

北宋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现象太严重,从这三个方向下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军队里吃空饷,官员们中饱私囊,贵族们封妻荫子,官府里公款吃喝,浪费严重。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

倘若宋仁宗能够像秦孝公、雍正等帝王一样,顶住压力,坚持庆历新政,那北宋肯定会有另外一番景象了。

至于王安石变法,虽然被梁启超吹上了天,但在很多人看来,其实着眼点太低了。真正必须要得罪的人,他却不敢得罪,柿子专挑软的捏,这也是众多基层官员敢胡作非为的原因,他们早就看透这一点了。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娱乐

马斯克有打出了张新牌,将让组织机构认证与它们有关的Twitter账户

2022-11-14 19:31:49

娱乐

据说这五部动画片可以让孩子更懂事、勇敢

2022-11-15 1:56: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