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文章: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十二经络 

我们先看一下十二经络的概念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前面我们讲过,经络就是血管,而经络分成3个层次:经脉、络脉、孙脉。经脉是主干、经脉的分支是络脉,络脉的细小分支是孙络。十二经络只是一个统称。

《灵枢-经脉》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虽然经脉是能决生死的很重要的东西,但经脉深藏于身体内部,我们看不到,而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浮现于身体表面的络脉。

转一篇文章: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十二经络 

《灵枢-经别》描述了十二经脉的走向。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或以诸阴之别皆为正。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肋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上侠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入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于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足太阴之别,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此为三合。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掖走心,系小肠。手少阴之别,入于泉掖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颠,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手心主之别,下泉掖三寸,入于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手阳明之正,至膺乳,别上于肩髃,入柱骨之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手太阴之别,入泉掖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

这里描述的十二经脉正别行处,和通常所说的十二经络的走向并不相同,对比人体主干血管的走向,这里的十二经脉走向,应该就是人体主干血管的走向。【有待对比】

络脉是经脉的横向分支,数量很多,有365络,《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管上干面而走空奔,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暗,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而十二经脉是在身体内部的,我们看不到,只有大量的络脉是在身体表层的血管,我们能看见体表的血管,对络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放血。针对身体末端的手指脚趾是毛细血管的孙络的所在,也主要是放血疗法。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活人可以从身体外部测量判断经脉的长短,死人可以解刨看到脉之长短,即血管的长短,血之清浊,即血管中的血液的颜色清浊,还能看到气之多少?怎么能看到气呢,这说明“气”是解刨后可见的东西,可以看到血的多少,还能看到气的多少吗?

这段描述,至少说明了经脉是可以通过人体解刨看到的,而且经脉的确就是血管无疑。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方舟子之流所说的“经络是古人对血管走向的很不准确、很模糊的一个描述,经络根本不存在。”,相反,这是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对人体解刨和血管有了系统性的认识,就算有些经络走向不太准确,但这也并不能成为否定经络的证据。

转一篇文章: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十二经络 

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经络都有哪些不同的认识,然后我们来逐一批判。

中医为什么对血管神经视而不见? 

在素有博大精深、人类最高智慧之称的中医学体系中,却根本完全没有关于血管和神经的概念和踪迹。也就是说,中医根本不能解释人体血管和神经的存在?换言之,中医对血管和神经完全视而不见。这些人由此得出结论“中医解释不了任何人体结构、功能”,原因是,道理很简单,中医体系是形成于2000年前,基于2000年前我们祖先当时的认识的一种原始的、彻头彻尾错误的体系。

【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仔细研读《黄帝内经》就能知道,经络就是血管,经筋就包含了可见的神经条。只不过名称和现代医学不同而已。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经络中流动的是血气,抛开气不说,既然经络中流动的血,那经络自然就是血管了。】

大部分中医支持者一直坚持声称经络是虚拟结构,抽象的结构,是无形的,没有实体的,是解剖看不到的神秘网络。

【这种说法肯定也是不对的。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证明经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经络就是血管的证据很充分。 总结《黄帝内经》对经络的描述:经络是装血的管道,可以在表皮看到,也可以解剖看到,它在皮肉之间,有粗有细、有大有小,在外面看有红色的、有青色的、有黑色的,经络能随着呼吸跳动。由此看出,其实《黄帝内经》认识到的经络,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血管。并不是什么看不见摸不到的神秘抽象系统。】

还有少部分中医支持者会告诉你:经络就是血管,那会带来以下的问题:首先,如果经络是血管,那么针灸扎经络就是扎血管?针灸经络图就是血管图?可现在扎针灸也没见扎完了吱吱喷血啊!奇怪!

【说出这种话的人,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黄帝内经》的人,没有资格批判中医。仔细读了《黄帝内经》就会发现,经络的分支络脉也就是在体表能看到的静脉血管,而对络脉的主要针刺手段就是放血!这不就是要刺血管放血吗!】

第二,既然已经承认是血管了,那还怎么有这么多的中医组织和学者在这儿用各种现代科技费劲寻找经络呢?一会儿高电阻性一会儿远红外探测,一会儿超导纤维系统等等……都在找血管?

【这是因为这些中医组织和学者都错误地认为经络是看不见的,只能说明他们认识的错误。】

第三,经络跟现代解剖学的血管位置、数量都对不上啊,既然经络是血管那么说里面走的血其实就是西医的血?而不是中医讲的气血?

【《黄帝内经》中讲的很清楚,经络中的气血是分开的两种东西,血就是血液,气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功能。如果血管里只有血而不能流动,对西医来说也是很正常的人,但对中医来说,这个人就是死人了。实际上西医也要检查病人的血压,也就是说血管的血并不是静止的。】

第四,既然经络是血管,那也就否定了诊脉所有根基了,切脉摸得就是血管?桡动脉跳动是因为血液流动冲刷血管产生的跳动,理论上各处血管摸到的应该感觉都一样,那为什么距离1厘米远的三个切脉点:寸、关、尺有三种不同的跳动方式和跳动频率呢?

【《黄帝内经》中关于诊脉有明确的说法,因为经脉是在身体深处无法探查,因而只能通过诊脉来体察动脉的跳动变化。西医的理论肯定会认为各处血管摸到的感觉都一样,但中医诊脉的确会感到寸关尺不一样的跳动,这个很容易证明。这也说明说这话的人都没有简单的验证一下,就草率地得出结论。实际上中医诊脉探查的并不是寸关尺三个部位脉搏跳动有什么不同,而是探查血液流经这三个部位时的快慢、强弱、深浅等情况。】

第五,扎经络就是扎血管为何针灸都按照一个体表标志,一个位置扎?每个人每条血管具体位置都千差万别,护士在给患者输液找血管都得瞪圆了眼睛仔细甄别,还得辅助止血带,就这样还经常扎鼓包(输液针头没有进入血管形成的皮丘)。可扎针灸就不用,就按照图谱扎就行了,意思就是每个人经络的位置都一样,不可能扎错。这就奇怪了!

【谁说扎经络就是扎血管了!《黄帝内经》中可没这么说,只能说,说出这种话的人是以偏概全、胡说八道。针灸所扎的位置有很多种,其中有扎血管的放血疗法,也有扎痛点的,也有扎筋肉之间缝隙的,还有扎表皮的。穴位也是每个人不同的位置。】

第六,大家都知道血液流动很快,一种药物流入了血管,几秒钟内就会分散到全身各个地方,不可能出现某一种药物只进入这一根血管而不进入其他血管的说法。但经络跟中药的关系则不然,某种中药在药引子的作用下就只进入肝经,或者只进入肺经,不流入其他任何经络,可谓是一点不浪费。这显然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血管理论背道而驰。

【他的意思就是,药物进入血管就肯定能传送到全部血管?这是弱智的说法吧。如果有的血管有堵塞呢。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有些公路比较宽,有些道路比较窄,那当然是宽的车辆通过多一些,窄的车辆通过少一些,只是多少的对比,《黄帝内经》也没有说药物会100%进入肝经,只能说某些药物进入肝经的比例更大而已。】

第七,现代医学有血管外科,有很多血管手术,都是在给经络做手术?静脉曲张手术就是切除经络?

【看《黄帝内经》就知道,经络是经脉+络脉+孙络,现代医学给血管手术,的确就是给经络做手术,本来经络就是血管,这有什么不可以吗?中医治疗静脉曲张的有效方式就是直接放血。】

第八,现代医学医院里护士每天要给几百个病人做穿刺静脉(静脉点滴输液),如果这都是在扎经络,那应该有哪些中医宣称的酸、麻、胀、等等一系列反应啊,可没发现哪个护士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你说奇怪不?

【酸麻胀的反应,并不是《黄帝内经》中说的,而是后世中医对“得气”的误解。】

总之一句话:

经络不是血管,《黄帝内经》不同意、科学界不同意、王莽和他的太医不同意。

经络是血管,现代解剖学不同意、血管外科不同意、一线护士不同意、诊脉不同意、中医大师们不同意。

【根据我前面的批判,根本就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转一篇文章: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十二经络 

关于针刺经络是否避开血管的分析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是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现之独澄,切之独坚。

对这段的解释有很大问题。今人大多数认为要避开血脉而刺,这样就不会发生危险。对“血脉者,在腧横居,现之独澄,切之独坚”这句话,自然也就解释成“如果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去按摩也会感到触手坚实,下针时就可避开血脉刺进腧穴”。

我们来看看《灵枢·本输》是如何描述腧穴的:“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动而不居”指的就是桡动脉的波动,而尺泽肘中之动脉也,更是明白无误地说明如果针刺尺泽穴的话就是针刺动脉。所以原文的本意就是要直刺血脉,而不是避开血脉刺进腧穴。血脉指的就是经脉,腧指的是腧穴,既然血脉横居于腧穴,直刺之就可以了,又何必避之?从上下文来看没有任何“避之”的理由。若真是要避之,直书“血脉者,避刺之!”就可以了,又何必这样暧昧,这样兜圈子?如果是要避刺之,“视之独澄”就足够了,又何必“切之独坚”?之所以一定要坚持“切之独坚”,那是因为要为“刺之”做准备。

如果我们注意看《针灸甲乙经》一书中的话,原文在“血脉者”三字之前原本有“取”字,而“澄”字在《针灸甲乙经》及《太素》中则是“满”字,所以原文应该是这样的:“取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满,切之独坚”。这样原文的意思就更清楚了,联系上下文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血脉是处于非生理状态的,换句话说,是处于非常的充盈状态,正式因为不通才会非常充盈,而这正是刺血疗法的适应症。在《黄帝内经》中,连小动脉都可以针刺,那么浅静脉又有什么不可针刺的呢?为什么说小动脉可以针刺呢,因为在《素问·刺疟》中,“跗上动脉”是可以刺血的,原文是这样写的:“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这里所谓的“动脉”指的是能够摸到搏动的经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动脉”,当然是小动脉。一般说来,大动脉是不能够针刺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古代消毒条件和止血条件都不行,而且古代针具也比较粗。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中对络脉的针刺,绝大部分都是要刺出血的。经脉篇曰:诸刺络脉者,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黄帝内经》中放血是有限度的,比如《素问·刺腰痛》云:“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这和西方人的放血完全不同。

血脉者,在腧横居,现之独澄,切之独坚”这句话也说明了另一个情况,那就是,“腧穴”不是经络血管上的某个位置,而是在经络血管附近的点。详细的分析,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展开。

综上所述,人体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数不清的孙络,这些统称为“经络”。经络就是血管,经脉对应主干血管,络脉对应分支血管,孙络对应毛细血管。经脉是主干血管,在身体内部看不到,但不是看不见,通过解刨就能看见。因为经脉主干血管在身体内部,我们从外部针刺不到,因此,只能通过药液来治疗。而络脉和孙络在身体表面能看到,因此主要就用针刺放血来治疗。

本文及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声明:本站文章,有些原创,有些转载,如发现侵权侵请联系删除。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

要让时代倒退,只需要四部门联手,推动西医学习中医

2022-6-28 6:44:47

生活

那个号称要走进联合国的“蚂蚁财富”实控人,竟是“老赖”……

2022-6-28 8:21: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