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

咖啡是命,不喝咖啡的成年人绝对不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家伙!

图片[1] -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 - 没前途的万事屋 - 没前途的万事屋

前段时间,有条微博冲上了热搜第一,很多人都大呼“人间真实”:

“我哭了真的哭了,小区暂时解封六小时给居民买菜,我杀进盒马跟大家一起扫荡。

场面真的大,生鲜蔬菜全扫空的样子,都是一路小跑。

兵荒马乱之中我听见后面有个女的边跑边喊:我要买咖啡啊!

我哭了这就是上海啊。”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1

非常有画面感,引起了评论区里很多上海人的共鸣:

“实不相瞒,我隔离在家每天还要叫咖啡外卖。”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2

“48小时即使吃得简陋,但有咖啡。”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3

“隔离在家,每天都自己做一杯。”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4

上海人对咖啡的热爱,也许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

即时生活再兵荒马乱,只需3秒让一杯咖啡下肚,仿佛就可以重新热爱这个世界。

有人调侃:听说上海那边,过去下雨下的都是美式,下冰雹的时候是冰美式,冬天还会下dirty。

豆瓣上有人发出了这样一组对比图:在小红薯上是岁月静好的“大雨天的街头咖啡”,小资十足。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5

而从路人视角来看,多少有点黑色幽默了:“群里老哥发的,上海这些人是不是有点问题。

今天刮大风下大雨,在公交站煮咖啡放黑胶。”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6

肥肉老师的段子更是显得特别应景:“安慰人这点上海人就做的好很多。

你说自己感觉有点累了,他们会说你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moment,然后开始讲述他们在新西兰海边发呆的时刻怎么获得了心灵力量。

你和广州人说自己累,他们只会说你湿气重,杭州人会问你纯K到底来不来。”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7

能理解有些人因为疫情的原因,对上海人这种“精致”行为感到厌恶:

“假洋鬼子。”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8

“小布尔乔亚的自我感动,真可笑,喝个咖啡就觉得自己是人上人了呢。”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9

其实,生活已经这么苦了,有时候大可不必对苦中作乐的普通人这么上纲上线。

最近的很多热搜,让人伤心、难过、喘不过气,对于一些高敏感、共情力极强的人来说,会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

太多人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之中,沮丧到难以自拔,甚至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连刷条娱乐消息都有负罪感。

这时我就会想起罗翔老师说的话:“每当我对时事忧心忡忡,但却力有不逮,就有一种声音提醒我:

更多地爱你的家人、邻舍,做好你当下的工作,对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传递善意与祝福。

不要抱怨,不要放纵,更不要陷入绝望。一如笛卡尔所言:

我不求克服命运,只求克服欲望;我不求改变世界,只求改变自己。”

深以为然。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10

最近,很多上海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张照片刷屏。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11

一个高个子、扎着马尾辫的男士,戴着口罩,一手还举着一只摇晃的红酒杯,淡定地站在人群中排队等待核酸检测。

看到他,我想起一句话: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这类人似乎有种天赋,可以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还有这个拿着大扫帚的清洁工阿姨,把树下的落花扫成了一个爱心的形状,简直是太浪漫了。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12

一个卖菜的大爷,用葱叶当成吸管,弯腰喝挂在摩托车把手上的袋装啤酒,可可爱爱。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13

作家林清玄说:“幸福就是喝汽水喝到打嗝,一边打一边微笑,人生多么美好。”

聪明的我们用每个微小平凡的时刻,医好了最大程度的丧。

虽然依旧无力反抗生活,但是循着这一点微光,还是给每一天找到了一丝丝希望。

比起轰轰烈烈的大场面,细腻的温柔瞬间才更值得纪念。那些让我们觉得“人间好值得”的画面,也许就是平凡生活的不凡之处吧。

有一首歌,叫《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里面有句歌词唱道:

整个脑中只想着一了百了,一定是因为对于活着这件事太过认真了。

成年后的我们,似乎很难获得长久的快乐。你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痛快大笑是什么时候吗?

每天有太多的焦虑、压力、不满足、难过,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段话:“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 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实现昵?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即使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不愉快,存在着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依旧值得期待。

图片[15] - 上海女孩上了热搜~最真实的上海:成年人的快乐,只需3秒 - 没前途的万事屋 - 没前途的万事屋

有种哲学理念,叫“控制二分法”,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学会:接受不能控制的,控制能控制的。

既享受人生的现实美好,又洞察人生的梦幻泡影。

要想获得幸福于自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自己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

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

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将人生视如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当优雅得体。

如果当下的你,仍经常感到焦虑、疲惫、不知所措,我推荐你几条《享乐主义手册》中的小建议:

①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②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③散步,不要方向;

④在完全寂静中看一本书;

⑤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愿我们,所有受疫情影响的朋友,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好自己心底珍视的小美好。

共勉。

本文及文中图片均转自网络,如侵必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吐槽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